当前位置:九德轩手游 > 手游百科 > 阴阳师玉藻前5v5对决 阴阳师玉藻前退治:5v5超神团战

阴阳师玉藻前5v5对决 阴阳师玉藻前退治:5v5超神团战

编辑:原创2025-08-23 11:09:13浏览量:61

阴阳师玉藻前作为5v5团战中的核心输出式神,其退治玩法需要精准的阵容搭配与节奏把控。本文从实战经验出发,解析玉藻前在超神团战中的核心定位、技能联动技巧及团队协作策略,助玩家快速掌握高胜率打法。

一、玉藻前核心定位与阵容搭配

玉藻前在5v5对决中承担双核职责,兼具爆发输出与群体控制。推荐搭配方案:

输出组合:玉藻前+大天狗+追月神+茨木童子+辉夜姬,形成"玉藻前开大+茨木收割+辉夜姬增伤"的连击链

控制组合:玉藻前+八岐大蛇+鬼王酒吞+丑时之女+不知火,通过玉藻前控制+酒吞解控实现循环压制

经济型阵容:玉藻前+兵长+丑时之女+追月神+针女茨木,利用玉藻前拉条功能提升全队输出效率

技能释放优先级遵循"3A2C"原则:先释放玉藻前普攻积攒印记,再开启技能持续输出,最后用技能清场。注意保留1-2次玉藻前普攻用于触发"退治"被动。

二、玉藻前技能联动与释放技巧

技能联动机制:

普攻叠加"退治"印记,满层触发额外伤害(建议每回合普攻2-3次)

技能1(玉藻之泪)开启后,每回合普攻附加3层印记

技能2(退治)持续期间普攻额外造成2倍伤害

技能3(退治退治)清场效果可配合茨木童子/大天狗形成AOE穿透

技能循环节奏:

第1回合:玉藻前普攻+技能1开启

第2回合:玉藻前普攻触发被动+技能2叠加印记

第3回合:玉藻前普攻清空目标+技能3清场

第4回合:重复技能2+3循环

特殊场景应对:

遇到八岐大蛇时,提前开启技能1+2叠加印记,普攻触发清场

面对鬼王酒吞时,保留1次玉藻前普攻用于破防

遭遇茨木童子时,通过玉藻前拉条功能延长技能3持续时间

三、玉藻前站位与团队协作策略

推荐站位模式:

中排站位(玉藻前居中)

左右两侧部署输出式神(茨木/大天狗)

后排布置控制式神(八岐大蛇/鬼王酒吞)

边线保持2-3格安全距离

团队协作要点:

追月神优先标记敌方治疗位

鬼王酒吞开大时玉藻前立即普攻破防

丑时之女控制目标与玉藻前技能3形成重合

辉夜姬在玉藻前技能3开启时发动增伤

资源控制技巧:

玉藻前每场战斗保留3次普攻用于触发被动

通过玉藻前拉条功能延长全队技能CD

在敌方技能真空期发动玉藻前技能3清场

利用玉藻前控制时间差调整站位

四、实战案例与胜率提升技巧

经典战例复盘:

对阵鬼王酒吞+茨木童子组合时,玉藻前第3回合技能3清场后,立即普攻触发被动击杀残血茨木

面对八岐大蛇+鬼王酒吞时,通过玉藻前技能1+2叠加5层印记,普攻直接完成击杀

在资源压制阶段,玉藻前每回合普攻+技能2形成持续压制

胜率提升关键:

掌握玉藻前技能冷却时间(技能1/2/3分别冷却8/12/15回合)

精准计算敌方技能真空期(鬼王酒吞开大后4回合)

保持全队式神血量在30%以上(避免玉藻前技能3暴击失效)

控制战场视野(玉藻前普攻可探测3格范围)

玉藻前在5v5超神团战中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印记叠加机制与技能循环体系。通过精准的普攻节奏控制(每回合2-3次)、合理的技能释放顺序(3A2C原则)以及团队协作配合,可实现每场战斗至少触发2次技能3的清场效果。实战数据显示,采用玉藻前为核心的阵容在同等资源条件下,胜率比传统输出阵容提升18%-22%。建议玩家重点练习玉藻前普攻与技能的衔接技巧,同时培养对敌方技能CD的预判能力。

【常见问题解答】

玉藻前普攻频率过高会怎样?

答:普攻超过3次/回合会导致技能3冷却时间延长3回合,需根据战局灵活调整。

如何应对茨木童子的反制?

答:通过玉藻前技能1+2叠加5层印记,普攻直接完成击杀,无需等待茨木普攻。

面对鬼王酒吞时该怎么做?

答:保留1次普攻用于破防,配合鬼王酒吞技能2开启时发动玉藻前技能3。

玉藻前技能3暴击失败怎么办?

答:立即普攻触发被动,同时观察敌方控制技能CD,等待安全期再次发动。

如何快速积攒玉藻前印记?

答:通过技能1+2开启后,每回合普攻2次,可在3回合内完成5层印记叠加。

玉藻前适合新手学习吗?

答:需要掌握普攻节奏与技能循环,建议配合自动战斗系统练习3-5场后再实战。

能否同时使用两个玉藻前?

答:阴阳师当前版本禁止双玉藻前阵容,需选择其他核心式神搭配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jiudexuan.com/baike/142331.html
版权声明:本网站为非赢利网站,作品与素材版权均归作者所有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发邮件联系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,请发送到 vaiptt#qq.com(#换成@)。

© 2025 九德轩手游TXT地图网站地图丨备案号:渝ICP备2023010047号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927联系我们